ICM 2021-2021第二學期科目簡介
BS141詩歌智慧書
舊約的智慧文學分別以三種不同的角度表達出來。箴言教導人有關在正常處境下的處世智慧(wisdom of orientation);約伯記詳述面對苦難的智慧(wisdom of disorientation);傳道書指出每人都要重新探討生命的意義(wisdom of new orientation)。詩篇的重點是將上述三種智慧的有關情感向神表達出來,而雅歌的重點是令人由上述的情感邁向神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,這種親密關係輔以夫妻的模式(model)表達出來。詩篇、雅歌、箴言、約伯記、傳道書被學者統稱為詩歌智慧書。本科將會導讀上述書卷的文學結構和神學主題,及介紹希伯來文學的修辭技巧、詩歌的分類等。
講師:陳大同博士(本學院特約講師、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,主修舊約、美國三一神學院神學碩士,主修新約)
日期:2021年1月4日至3月15日(逢星期一,2月15日公假)
時間:晚上7-10時
地點:荃灣浸信會
BS228符類/對觀福音
本科將介紹符類/對觀福音之定義、異同和形式理論,探討其寫作背景、目的、特色、脈絡和中心思想等,以及與學生一起比較、分析馬太、馬可及路加福音中不同經文的內容,幫助學生了解經文背後的意義,以至更能明白符類/對觀福音整個大圖畫。
講師:林惠健老師(本學院學生事務主任、播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生)
日期:2021年1月8日至3月26日(逢星期五,1月22日及2月12日除外)
時間:下午2-5時
PS005教牧學
本課程的目的是探討如何落實本色化牧養理念。課程內容會探討香港教會當今的不同牧養模式,並藉此反省和整理牧養理念。
講師團隊:
區建銘博士(本學院教務長、美國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)
歐亦沛博士(本學院副教務長、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)
歐陽詠臻牧師(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粉嶺堂敬拜事工牧師)
趙國龍牧師(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主愛堂主任牧師)
林乃揚牧師(香港崇真會旺角堂主任牧師)
林慧儀老師(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宣教師)
袁杏蓓老師(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主愛堂師母)
日期:2021年1月11日至3月22日(逢星期一,2月15日公假)
時間:下午2-5時
PS204兒童及青少年網絡文化
無可否認,今天網絡科技對下一代構成了巨大影響,從生活文化、學習模式、社交生活到教會牧養,都超越了我們過去的想像!作為兒童及青年導師、福音幹事及牧者,我們需要從網絡文化的角度去重新學習,並作出神學上的整合,以致我們能以最適切有效的模式去建立下一代。此課程除理論之外,亦將與學員探討YouTuber、打機直播、Discord等現象為何這麼吸引?使學員從一個被動者(被網絡塑造)的身份,嘗試轉變成為新一代的Digital Leader,積極影響網絡生態!
講師團隊:
鄧諾文老師(Jesus Online共同創辦人、香港馬鞍峰教會青少年傳道、信義宗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)
馮文傑老師(「網.想.正.」項目主任、九龍五旬節會粉嶺堂義務傳道、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、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)
日期:2021年1月6日至3月10日(逢星期三)
時間:晚上7-10時
PS205兒童及青少年創意查經
本科將介紹四種較新穎及適切兒童或青少年的查經方法,包括故事式、分比問想、動態式和愛碼查經法,並為學生提供分組練習查經技巧的機會,盼能活學活用。
講師團隊:
林惠健老師(本學院學生事務主任、播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生)
朱在慈老師(九龍城浸信會教牧同工、播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生)
日期:2021年1月4日至3月15日(逢星期一,2月15日除外)
時間:上午9-12時
IS003靈性操練與生命成長
本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靈命操練上有深入的認識,並透過實踐默觀禱告來操練自己的屬靈生命,好叫生命能流露上帝的美善。
講師團隊:
區建銘博士 (本學院教務長、美國波士頓神學博士)
何黃秀麗老師(心意輔導及培訓中心負責人、ONU-USA專業輔導碩士)
蕭玉芳老師(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馬鞍山堂宣教師)
曾志明醫生(靈閱文化社靈修導師)
日期:2021年1月8、15日;2月5、19日;3月5日、20日(3月20日為靜修日,早上9時半至下午5時,靜修地點為本學院禮堂)
時間:晚上7-10時
TS002基督教神學(二)
本科將探討基督教信仰中重要教義的起源和發展、爭議與影響,及討論基督教經典教義與當代的意義。期望學生在完成本科後,能對基督教教義有基本認識,包括主要的議題和重要神學家的觀點,以及反思神學與基督徒生活的關係。 先修科:基督教神學 (一)。
講師:歐亦沛博士(本學院副教務長、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)
日期:2021年1月5日至3月9日(逢星期二)
時間:晚上7-10時
TS004基督教簡史
本科旨在精簡介紹基督教如何由最初的「門徒群體」發展至現時的三大類宗派,即正教、羅馬天主教及新教。其中包括重要的神學爭議、教會合一與分裂,及政治與經濟方面之影响等。期望學生能掌教會歷史梗概,學習批判教會發展史中所呈現的問題及對世界文明的貢獻,從中對自身的基督教信仰及教會生活有更深反省。
講師:歐亦沛博士(本學院副教務長、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)
日期:2021年1月6日至3月10日(逢星期三)
時間:下午2-5時
TS202比較正念與默觀禱告
本課程的目的是探討當代正念與佛教思想的關係,並比較正念與基督教默觀禱告的異同。討論重點包括操練者的動機如何影響修練的方向和進程,及操練者的生命如何產生創造行動的能力。
講師團隊:
區建銘博士 (本學院教務長、美國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)
袁蕙文博士(靈閱文化社社長、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)
日期:2021年1月7日至3月18日(逢星期四,2月11日除外)
時間:晚上7-10時
P001/002教會實習(一)/(二)
必修/選修:
道學碩士及神學學士生必須參加2次實習,其他課程生非必須實習,但如有意也可向學院申請選修(最多一次)。實習期須連續不少於九個月,每週實習八至十二小時。開始實習之前,學生及實習教會督導牧者(由實習教會指派)須填寫「實習記錄表格」並交回學院,並須待實習指導導師確認後才正式生效。
學習目標:幫助學生豐富自己在學院以外的學習和事奉經驗,又讓學院能更具體了解同學的事奉表現、生命實況、心志和恩賜等,以使學生得到適切的關顧及跟進,預備好自己畢業後進入事奉工場。
科目要求:
學員須每三個月交一份實習報告予學院,有關內容與要求請參《學生手冊》;
學員須每三個月參與一次「實習研討會」,由實習指導導師帶領;學員須定期約見實習教會督導牧者,了解實習上有何地方需作改善,並待完成九個月實習後,學院會請督導牧者填寫「實習評估表」交回學院。
實習指導導師:林惠健老師(本學院學生事務主任、播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生)